春播粟米千顆籽,秋收谷糧萬擔金。為了弘揚珍惜糧食的傳統(tǒng)美德,提高同學們對糧食來之不易的深刻認知。江蘇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星火服務社于4月20日上午在長山校區(qū)明德樓107舉辦了一場以“粟米凝情書敬意,谷糧入畫頌恩長”為主題的手工創(chuàng)作活動?;顒?/span>不僅讓同學們深切感悟糧食的珍貴價值,也向每日清晨即起、用心烹制三餐的食堂工作人員傳遞真摯的感恩之情,讓尊重勞動與珍惜糧膳的美德在校園蔚然成風。
圖為志愿者講解節(jié)糧的意義徐文松 攝
活動伊始,志愿者首先以富有感染力的語調(diào),向臺下的同學們娓娓介紹糧食作畫的歷史背景和節(jié)約糧食的相關(guān)知識。將古詩文與歷史故事相結(jié)合,用李紳的《憫農(nóng)》詩句串聯(lián)古代農(nóng)耕故事,那朗朗詩句仿若時光隧道的鑰匙,將大家?guī)Щ氐焦糯r(nóng)耕社會的艱辛歲月,讓參與者們直觀感受到古時糧食生產(chǎn)的不易。
隨著負責人講解由淺入深、層層推進。大家仿佛親身經(jīng)歷了糧食從播種、耕耘到收獲的漫長過程,深刻地認識到了節(jié)約糧食的重要性。過程中,參與者們也愈發(fā)深刻地認識到,每一粒糧食都飽含著無數(shù)勞動者的汗水與心血。
圖為同學們作畫過程 徐文松攝
在講解過后,志愿者把準備好的糧食作畫材料包分發(fā)給每一位參與者。同學在拿到材料包后,也迫不及待地開始動手實操。材料包中有多種谷物,對應的有多種色彩,同學們通過所給的模板,結(jié)合自己的創(chuàng)意讓一粒粒谷物煥發(fā)生機??此坪唵蔚囊环?,實際動起手來卻需要很多的細心和專注。在同學們糧食作畫時,志愿者在一旁為有疑問的同學提供幫助。隨著一幅幅糧食畫的完成,同學們的臉上也逐漸浮現(xiàn)出成就感滿滿的笑容。
圖為參與者的糧食畫展示 徐成興 攝
圖為參加活動的同學們合影 徐文松 攝
圖為收到畫作的叔叔阿姨們合影 徐成興 攝
活動的最后,志愿者將一幅幅同學們親手制作的糧食畫收集在一起,然后前往食堂,把糧食畫送給食堂做飯的叔叔阿姨們,以表示對他們平時辛勤付出的感謝。叔叔阿姨們在收到這意外的一份禮物時,臉上都不由得露出燦爛的笑容。此時,后廚里的飯菜也正好出鍋,醇厚的大米香味混合著其他各式各樣的菜肴的氣味撲面而來,使得每一幅糧食畫看起來更為生動,活動的意義也在此刻顯現(xiàn)。相信“珍惜糧食”這個理念也會如各種各樣的飯菜香味,傳入每個人心中。未來,星火服務社的成員們將持續(xù)貫徹珍惜糧食的理念,通過組織更多實踐體驗活動和主題宣講,將感恩與節(jié)約的種子播撒于青年心田,攜手共同繪就文明餐桌的校園新圖景。
(撰稿: 徐文松 一審 李福來 朱孟發(fā) 二審 李文達 終審 譚海波)